

大家都听说过南阳艾,但知道新密艾的估计人就不多了。前不久,我们得知新密有艾这一信息后,立马赶往新密丁沟村。
未进其村,先闻其香,当车辆行进在蜿蜒的山路时,惬意的凉风和艾草的清香沁入我们的心脾。满山的艾草伴随着清风肆意摇曳。就是这样一株看似普通的“野草”,被新密市丁沟村打造成乡村振兴的新标杆。
“再有几天就能收割第一波端午艾了,这也是一年中生长最好的艾。”河南密艾堂健康产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磊广介绍说。作为一名90后,“外出务工”和“回家立业”成了高磊广不得做的选择题。2018年,已经在郑州找到工作的高磊广毅然放弃城市生活,选择了回乡创业。
高磊广在丁沟考察后发现,伏羲山脉昼夜温差大,气候湿润,土壤为酸性红泥土,土质疏松,不易板结,保水性好,特别适合艾草这类根系发达的作物生长。当时,丁沟村正在筹备采取“党支部+合作社+农户”的模式发展集体经济,流转丁沟村闲置土地发展艾草产业。高磊广认为,随着社会需求量的增加,艾叶民用和艾灸产品的发展也稳步提升,再加上衍生品的不断拓展,艾叶的用途越来越广。
“我们想要把艾草做成品牌,做成产业,让伏羲山的高山艾草走出新密、走向全国。”带着这个信念,高磊广扎进山里,开始了密艾的种植研发之路。
在回乡创业前期,高磊广一边学,一边做。由于没有种植经验,他就从零开始,每天拿出几小时学习技术。技术工艺学会了,又苦于没有销路,于是他尝试开了直播工作室,有专人拍摄、剪辑。起初,面对镜头的他不善言辞,经过不懈的尝试,如今也能将艾草产品介绍的有模有样,时不时还能蹦出一个趣味梗,拉近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距离。
在种植艾草的同时,高磊广瞄准中医药和大健康产业,深入调研、发挥优势,加工生产艾草精油、艾灸条、艾灸贴、艾叶泡脚包等艾草衍生品。
一步一个脚印,经过5年的发展,如今的密艾堂公司流转丁沟村土地百余亩,年产艾草近200吨,生产艾草制品30余种,带动就业20余人,带领全村群众走上艾草种植致富之路。高磊广自己也没想到,过去除不尽的乡间野草,竟成了乡亲们口中“金枝玉叶”。为促进艾草传统技艺的发展与存续,高磊广通过潜心研究“密艾”种植和加工工艺,已成功申报成为“丁沟密艾”第四代传承人。
如今,小小的艾草,已成为当地群众开启致富奔小康大门的“金钥匙”。高磊广坚信,任何一个产业只要认真去做,务实去干,终究会实现村域经济的特色发展,“密艾”也会成为农业文化知名品牌。